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科技

澳大利亚禁止华人往中国汇款?华人联合质问四大行

艳娥2023-12-23 14:36:52科技

简介海外华人在欧美国家工作,如果家庭主要成员都在国内,当然要定期把钱汇给家里。然而近期有个消息给澳大利亚华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就是,澳大利亚几大银行不允许往中国汇RMB了。首先要说,一些自媒体用耸人听闻的惊叹体标题“澳洲银行突然禁止向中国汇钱”,这是相当不准确的,有严重误导的嫌疑。首先,这个政策早

海外华人在欧美国家工作,如果家庭主要成员都在国内,当然要定期把钱汇给家里。

然而近期有个消息给澳大利亚华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就是,澳大利亚几大银行不允许往中国汇RMB了。

首先要说,一些自媒体用耸人听闻的惊叹体标题“澳洲银行突然禁止向中国汇钱”,这是相当不准确的,有严重误导的嫌疑。


 

首先,这个政策早已有之,并非突然;其次,只是不能汇RMB,而不是禁止向中国汇钱。

具体的问题,我们来具体分析吧。

一、多家澳大利亚银行的共同政策

首先,有在澳洲的博主发文表示,澳大利亚CBA银行和国民银行等大行都不能往国内汇RMB。


 

要说不能往国内汇款,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可以对很多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但要说不能往国内汇RMB,其实一直以来很多国家的银行都有这个政策。


 

不过这一次,因为博主的帖子发酵了,所以华人们的纷纷来向澳大利亚的银行们需求解释、寻找答案

银行们又是怎样回复的呢?

四大银行中有三大银行不予回复,最后一个,也就是国民银行还不错,它回复了,但似乎又没回复。

怎么回事?

该行投资销售执行经理约翰.本内特(John Bennett)说,国民银行根据其商业考量及相关法律规范是允许商业客户用RMB进行贸易类的转账。然而个人账户目前不支持RMB转账,但其他币种可以。


 

这话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吗?

各大银行这么做,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根本原理是什么呢?

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RMB并不是硬钱

这个硬并不是说硬币的那个硬,而是说在世界金融市场里汇价坚挺、币值稳定、可自·由兑换、可国际流通的货币。全球四大硬钱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


 

2022年,中国GDP超过18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全球前六大经济体中,RMB是唯一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可自·由兑换和广泛接受的货币

也就是说,RMB并非硬钱。我们可以推断,澳大利亚各大银行不能直汇RMB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这当然不是只针对RMB,而是所有并非硬钱的币种

另一方面,出于反··钱的安全原因,国内对于境外汇款有更加严格的管理。国家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了客户办理RMB单笔5万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

总之,就是存取款越来越严格了。

起初发帖的那位博主表示,连银行职员都不清楚怎么回事,还来反问这算不算种族歧视。


 

说这个是种族歧视,确实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一个金···策是涵盖所有种族的,它并不专门针对某个种族。澳大利亚白人想汇人民币照样也是汇不了。

另外,还有网友说澳大利亚这是在操控汇率。


 

这就更扯了,靠阻止一些小额民间单一币种汇款就可以操纵汇率?那这汇率也太好操纵了。

更有很多网友指出,这个政策一直就有,一直就不能用RMB直接汇,要换成外币才可以汇,这并不是什么刚刚突然才有的决定。

从这个话题展开,我们也可以单纯聊聊无论哪国的什么政策,一个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上无论哪国,但凡一个政策出台,总有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这当然是明摆着的事情,否则费劲巴咧地弄一个政策出来干嘛?

政策与法规不同于商业行为,在商场上,各个方面可以做到双赢或多赢。而在确立政策与法规方面,大体上都是“零和游戏”,也就是一方受益必然以另一方受损为前提。


 

比如,我们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就必然要剥夺小偷和强盗的利益;反之,如果我们姑息了小偷和强盗,那普通劳动者的利益也必然受损。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拥有几千年智慧的东方民族曾经发明了一个在其他地方都并不多见的时代流行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90年代的流行语咱不多说,就聊现在的流行语吧: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具体到澳大利亚银行的例子,广大汇款人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倒也未必!

看来,生活中有障碍给人们制造了不便,人们也就只能自己寻找便利了。

当然了,涉及相关汇款业务的华人也终将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毕竟,生意和生活都要继续下去。

在现代世界、现代社会,觉得世界运行与发展的关键很多时候是人员的流动,但更关键的,其实是资金的流动。钱得是活的,市场才能活啊。

所以,澳大利亚银行们的相关政策还有待我们去长期观察,没准哪天就能汇了。

二、澳大利亚银行们的“猫腻”其实并不少?

银行管存钱,可不管慈善。银行们当然也要挖空心思把自己的利益做到最大化。如果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计谋”,那它们可是丝毫不吝啬去以合法的方式哄骗、诈唬以及诱导自己的客户的。

有网友根据澳大利亚各银行的这个政策又联想到了一些其他事情,比如,澳大利亚很多银行都曾以担心客户被网络诈骗坑害为理由让散户们减持与出手虚·拟·货·币


 

而银行们自己却购入了很多虚拟货币。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见怪不怪的故事。

一方面告诉散户们虚拟货币不安全,一方面自己大量囤积虚拟货币。这“骚操作”其实不难让明眼人轻易看出其中猫腻吧?

大银行们怎样操纵,或者说把散户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事情在人类金融史上也发生过远远不止一次了。

作为散户,说实在的,也真没什么好做的。有时候,即便看破了对方的猫腻,也只能是被迫地“看破不说破”。

英语里有句名言:“It’s not about what you know, but what you can prove.”

几个意思?

就是说,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你能实证什么才重要。

讲个非常朴实的话,我们对很多侵犯了我们正当利益的个体或单位都可以做到“据理力争”,然而面对银行,作为散户的人们被摆了一刀,可能还真的就“没地儿说理去”。

只能随着职能部门对银行的整体监管越来越完善,散户里的明眼人和“刺头”越来越多而逐渐去转变。

三、今后各国金融方面的执法和监管会更严

从银行政策的话题,我们其实可以聊聊整个金融相关的大话题。

与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当然还是换·汇与汇·款的话题。

其实在换·汇与汇·款方面,近10年来很多欧美国家确实是对在该国工作的华人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行动。这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不可逆的。它是时代发展与历史车轮滚动的必然一步。

我们可以说说当年著名的西班牙“皇帝行动”。

2012年10月16日清晨,西班牙展开了以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为主的打击华商洗··钱的“皇帝行动”,有84人被捕,其中58人为华人17人为西班牙人,剩下的人数中9人为其他国籍。西班牙国家报称,在搜查中,警方已经没收1150万欧元现金,并且签发了108个逮捕令


 

作为大Boss,被抓获的华人主犯可是跟西班牙国王卡洛斯都合过影的人,在西班牙政商界更是交友甚广。也许是树大招风,也许更是因为该国缺乏财政收入了?

总之别管为什么吧,他反正是被重点盯上了,跑不了了。

大Boss落网不要紧,很多平时兢兢业业、与世无争的打工华人也跟着遭了殃,正在换钱过程中的欧元就这样一股脑地被“充公”了。那可都是大家的血汗钱,真的是欲哭无泪啊。

除了华人打工族,留学生在当时也是备受影响,一些留学生的西班牙银行账号被莫名其妙地冻结,去问政府部门的话,回答就是“请你配合调查”

导致很多学生连学费和平时的生活费都不知道往哪去弄,度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时光。

说完西班牙,我们说说英国。近些年,涉及换·汇与汇·款的有组织犯罪也越来越多。

英国已经连续发生了中国留学生帮助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的刑事案件,一些留学生不但坐了牢,而且前途尽毁。足见这样的事情真是碰不得。


 

总结一下:

时光马上就要迈入2024年了,各国政府和执法部门其实是对金融市场不断地加强管控,尤其是对“洗·钱”这样的刑事犯罪有了肉眼可见的更严格的监管,当然也采取了很多行动。

海外华人,无论是在国外工作的还是上学的,对涉及银行账户、个人信息、换汇、汇款等方面的事务一定要特别严肃地去对待,这里面可没有小事,不经意地走错一步,可能就演变成大错了。

标签云